改革开放40年,小学数学教材建设分为四个时期:1.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2):编写统编教科书;2.调整学制时期(1983-1991):科学研制小学数学教科书;3.普及义务教育时期(1991-2000):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4.新课程改革时期(2001至今):21世纪的小学数学教科书探索和发展。我国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研究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走上比较开放而理智的发展道路,经历40余年的探索,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之下,在上世纪末期,即第三个时期结束时,确定了把数学逻辑顺序和儿童认知顺序恰当结合,根据内容难易和抽象程度以及学生年龄特点按照由易到难、适当划分阶段、螺旋上升的教材编写原则,形成了教材结构比较严谨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在新世纪之初,经过较大规模的开放性的探索,教科书的各个方面又有了较大的改观:呈现方式由双色到彩色,从关注数学结论到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从数学结果的单图到数学过程的多图;数学文化内容从无到有,内容不断丰富,从文字叙述到连环画,呈现形式十分多元。目前我国教科书的总体水平基本上与世界比较发达国家的水平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