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苑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戴彧虹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指导
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2025年4月13日下午,应我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戴彧虹研究员莅临我校,做客数苑大讲堂,为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有限资源,无限可能:解锁资源分配中的数学优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扶先辉教授主持,包括陆家羲数学物理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生在内的近百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戴彧虹研究员的精彩报告。

戴彧虹研究员以区域搜索、交通均衡、生产调配等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最优化模型及其理论从线性到非线性规划的发展历程。他通过“资源分配问题”等案例生动阐释了整数规划、凸优化、非凸优化等核心原理的数学逻辑,并强调“最优化是现代科学与工程决策的基石”,其理论突破直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革新。

戴彧虹研究员的报告深入讲解了梯度法、牛顿法、内点法等经典优化算法的实现路径,针对机器学习这一热点领域,他详细剖析了随机优化、鲁棒优化等前沿方法如何解决实际场景中的不确定性挑战。

报告会后,戴彧虹研究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跨学科融合的深入,最优化领域正面临数据维度爆炸、动态环境建模等全新挑战,勉励青年学子夯实数学基础,培养跨学科思维,鼓励在座师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培养将实际问题提炼整合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数苑大讲堂是数学与统计学院搭建的学术研讨和交流互动的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全院师生做学术报告,旨在普及学术,探究学问,激励后学,启迪新知。

戴彧虹简介: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现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理事长,亚太运筹学会联合会主席。戴彧虹研究员长期从事优化方法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在连续优化、整数规划和应用优化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系统给出非线性共轭梯度法收敛理论并提出戴袁方法;首次给出梯度法超线性收敛结果并提出Dai-Fletcher方法;独立解决BFGS拟牛顿法收敛性公开问题;给出最少约束违背优化的基础理论与算法;合作解决一般升维覆盖割计算复杂性的公开问题;和学生自主研发国内第一个现代意义上整数规划求解器CMIP。方法和成果得到理论和应用界广泛引用和好评。 戴彧虹研究员在Math. Prog.、SIAM J. Optim.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著有合著两部。应邀在202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做45分钟邀请报告,并在第24届国际数学规划大会(ISMP)作一小时大会报告。 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完成人:袁亚湘 戴彧虹)、陈省身数学奖、冯康科学计算奖、首届萧树铁应用数学奖和国际运筹学会联合会会士称号(IFORS Fellow)。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



初审:吴   双

复审:扶先辉

终审:胡范坤


©2019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邮编:130024 电话:0431-85099589 传真:0431-85098237